搜索
关闭
X
×
首页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组织架构
公司领导
联系我们
招贤纳士
招聘
招标公告
动态简报
2025年第一期
图书导航
×
月度推荐
重点推荐
主题出版
主题出版
教辅教材
外语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基础教育
理工科技
科学技术
医药生农
医学医药
医药
其他医药
医学
人文社科
科学人文
经济管理
古籍文献
政治军事历史
融合出版
×
融合出版物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数据库云平台
慕知
数据库产品
电子图书
电子音像产品
关于我们
出版文字
党建团队文化建设
资源服务
×
新书目录
2021年2月新书目录
2021年3月新书目录
2021年4月新书目录
2021年5月新书目录
2021年6月新书目录
2021年7月新书目录
2021年8月新书目录
2021年9月新书目录
2021年10月新书目录
2021年11月新书目录
2021年12月新书目录
2022年1-2月新书目录
2022年3月新书目录
2022年4-6月新书目录
2022年7月新书目录
2022年8月新书目录
2022年9月新书目录
2022年10月新书目录
2022年11月新书目录
2022年12月新书目录
2023年1月新书目录
2023年2月新书目录
2023年3月新书目录
2023年4月新书目录
2023年5月新书目录
2023年6月新书目录
2023年7月新书目录
2023年8月新书目录
2023年9月新书目录
2023年10月新书目录
2023年11月新书目录
2023年12月新书目录
2024年1月新书目录
2024年2月新书目录
2024年3月新书目录
2024年4月新书目录
2024年5月新书目录
2024年6月新书目录
2024年7月新书目录
2024年8月新书目录
2024年9月新书目录
2024年10月新书目录
2024年11月新书目录
2024年12月新书目录
2025年01月新书目录
2025年02月新书目录
2025年03月新书目录
2025年04月新书目录
资源下载
投稿指南
我要购书
SJTU PRESS
新闻资讯
×
重点新闻
媒体聚焦
党群工作
工作动态
资料库
分享
分
享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组织架构
公司领导
联系我们
招贤纳士
招标公告
动态简报
图书导航
月度推荐
重点推荐
主题出版
教辅教材
理工科技
医学医药
人文社科
融合出版
融合出版物
电子图书
电子音像产品
关于我们
资源服务
新书目录
资源下载
投稿指南
我要购书
新闻资讯
重点新闻
媒体聚焦
党群工作
工作动态
资料库
图书导航
BOOK NAVIGATON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导航
/
人文社科
/
科学人文
月度推荐
重点推荐
主题出版
教辅教材
理工科技
医学医药
人文社科
微信
QQ空间
微博
图书导航
月度推荐
重点推荐
主题出版
教辅教材
理工科技
医学医药
人文社科
科学人文
返回上一级
科学人文
经济管理
古籍文献
政治军事历史
社会剖析小说流派再研究
作者:董诗顶
字数:213
页数:213
版次:
定价:42
ISBN:978-7-313-12027-4
出版日期:2014/09
图书简介
本书是对茅盾、吴组缃等组成的社会剖析小说流派的再研究。作者尝试重新设置话题,重新理解社会剖析派,将其放在历史脉络中,通过历史场域的回溯和还原,探讨其范式的形成、发展和具体文本中的应用,关注这种力量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和发挥,探讨在新的社会经济形态下,文学如何从这一流派产生、发展和消解的历史经验教训中吸取养分,走出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处境,寻找发现和解决问题的道路。 本书适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学习者、研究者、爱好者阅读。 目录 导论1 第一章“社会剖析”范式的产生31 第一节竞争的场域——中国社会性质大讨论与新的文学原则的确立31 第二节茅盾的转变: 从“写实主义”到“现实主义”44 第三节学术的转型: 左翼文学的形成56 第二章从都市走向乡土70 第一节问题小说《倪焕之》: 乡土问题的尝试70 第二节从《子夜》到“农村三部曲”: 全面把握中国社会形态的努力82 第三节《霜叶红似二月花》: 乡土社会的崩溃及其重建的失败94 第三章在“社会剖析”的道路上108 第一节吴组缃: 从唯美到现实108 第二节沙汀: 从一隅到大地123 第三节艾芜: 从边地到中心138 第四章“社会剖析”范式的文学史影响149 第一节“社会剖析”范式和“现实主义”原则149 第二节整体全景的描述:“史诗性”的追求160 第三节具体生活的开掘: 现实主义的“深度”显现172 结语186 附录194 参考文献201 索引209 后记219 more 相关图书东汉铜镜铭文词语通释与研究日本古典短歌精品100首王筠汉字学思想述论文化视野中的科学史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社会剖析”范式的产生31
第一节竞争的场域——中国社会性质大讨论与新的文学原则的确立31
第二节茅盾的转变: 从“写实主义”到“现实主义”44
第三节学术的转型: 左翼文学的形成56
第二章从都市走向乡土70
第一节问题小说《倪焕之》: 乡土问题的尝试70
第二节从《子夜》到“农村三部曲”: 全面把握中国社会形态的努力82
第三节《霜叶红似二月花》: 乡土社会的崩溃及其重建的失败94
第三章在“社会剖析”的道路上108
第一节吴组缃: 从唯美到现实108
第二节沙汀: 从一隅到大地123
第三节艾芜: 从边地到中心138
第四章“社会剖析”范式的文学史影响149
第一节“社会剖析”范式和“现实主义”原则149
第二节整体全景的描述:“史诗性”的追求160
第三节具体生活的开掘: 现实主义的“深度”显现172
结语186
附录194
参考文献201
索引209
后记219
loading......